2020-09-29 09:45:43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://www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未知
【导读】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未知发布:教师资格证面试:语文试讲稿(11)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如有疑问请加【考试交流群汇总】 ,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(htqh0258),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消息。培训咨询电话:15500644339,备考QQ:740818197,微信号:17797259593
生12:在书上第124面第9段,我不明白“落日照大旗,马鸣风萧萧”这一句什么意思?
师:第9段,找到没有?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,尤其是抒情散文,要善于联想、想象,我想问一下,你读到这句:“落日照大旗,马鸣风萧萧”你想象到了什么?
生13:我想象到了古战场。
师:古战场,古战场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?
生14:有些人在舞旗,有一些人在骑马。
师:给人的感觉是?
生15:很多人一拥而上。
师:很多人一拥而上,战死沙场,因此给我们感觉格外的——
生16:豪壮。
生17:激壮。
师:悲壮。因此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,应该产生丰富的联想。你看:“使人想起:落日照大旗,马鸣风萧萧!使人想起: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!使人想起:晦暗了又明晰、明晰了又晦暗、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!”这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,产生的联想是非常的——
生18:豪壮、悲壮。
师:因此它借豪壮悲壮的古战场,给人丰富的联想,来写谁?
生(齐):安塞腰鼓。
师:这个时候安塞腰鼓给我们的感觉是——
生19:豪壮、悲壮。
师:这就是借一种形象突出另一种形象,便于我们的联想和想象。因此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,不能仅读文字,要有丰富的——
生:(齐说)联想和想象。
师:才能品味出文章的——
生(部分说):韵味。
生20:我想问文章第12段,“容不得束缚,容不得羁绊,容不得闭塞。是挣脱了、冲破了、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!”这段话为什么这样写?
师:它写的作用是什么?有没有人来试着回答的。我想请没有举手的同学试着答一下。赵敏华。
生21:因为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,形容安塞腰鼓的豪迈、壮烈的情景。
师:豪迈、壮烈的情景。我还想问一下“挣脱了、冲破了、撞开了”,他们想挣脱什么、冲破什么、撞开什么?
生21 :他们想撞开那种寂寞的情景。
师:寂寞,黄土高原上给人感觉还有什么?
生22:贫困。
生23:压抑。
师:这些生龙活虎的后生们,他们要挣脱这一切的羁绊。
生24:我想问文章的最后一句“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”这句是什么意思?
师:我还不想请别人回答,我问你:在文章前面都写的什么内容?
生24:安塞腰鼓是壮烈的、豪壮的、火烈的。
师:在文章28、29、30段,这三段里有一个关键的词,请你们把它找出来。
生(部分):戛然而止。
师:再找。
生(大部分):寂静。
师:这28、29、30段整个给人的感觉是——
生(齐):寂静。
师:前面写的是豪壮的,突然变得寂静,“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”。一下子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安静的气氛。听到了鸡啼,感到了安静,这叫什么写法?
生26:反衬。
师:怎么衬?以动写静。欣赏一个句子的作用,一般从两个方面。一种是形式上,还有一种是——,“渺远的鸡啼”为什么不说狗叫呢?
生27:因为鸡啼代表的是黎明,而他们安塞腰鼓是要冲破旧社会的封建思想,贫苦,这样衬托了他们打完了腰鼓后心中的感觉。
师:黎明的到来,新的希望。答得很好。这从哪一个角度回答的呢?
生28:意境。
师:意境,内容。因此欣赏一句话一般从两个角度:一种是从意境,内容;一种是从写法。刚才说到“鸡啼”代表着黎明,给人以希望。写法上是——
生29:以动写静。
师: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沉寂下来的安静,迎接新的希望的到来。
(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教学环节,老师意在创设一种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,让学生动起来,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、争论的自主学习的习惯。)
师:通过这样的阅读,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写安塞腰鼓想表达什么思想?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?
生1:表达对黄土高原上生命、力量、活力的赞颂。
师:表达对生命、力量、活力的赞颂,在文中哪一段里可以看得出来?
生2:在第18段。“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,那消耗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,居然能释放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”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感受出作者对农民生命力的赞扬。
师:请坐。在18段里,她觉得歌颂了生命的力量。
生3:赞颂了我们民族的精神。比如,我们的民族是豪放的。
师:你在哪一段里找到的?
生3:第12段:容不得束缚,容不得羁绊,容不得闭塞。
第16段:“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,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。”
师:我想问一句,这里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什么?
生3:坚毅不屈、蓬勃向上、积极进取、而且集聚着生命力。
师:回答得很好,请坐。
生4:还表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美、阳刚的美。是在第7自然段:骤雨一样,是急促的鼓点;旋风一样,是飞扬的流苏;乱蛙一样,是蹦跳的脚步;火花一样,是闪射的瞳仁;斗虎一样,是强健的风姿。
师:还有紧接的句子,“黄土高原上,爆出一场多么壮阔、多么豪放、多么火烈的舞蹈哇——安塞腰鼓!”这里歌颂了安塞腰鼓独特的——
生5:美
师:这叫做我们中国特有的外国没有的——民间艺术。歌颂了黄土高原上这种特有的民族艺术。
生6:我想赞颂了对生命奔腾的感情,表达了他们要挣脱、冲破、撞开那种黄土高原的困倦寂寞。
师:好像和第一个一样,表达对生命的渴望,对力量的表现。记得刚才在质疑的时候,有位同学提到第19段,在歌颂谁呀?
(编辑:yingkai02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微信客服
下一篇:教师资格证面试:幼教试讲稿